2019年1月11日,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第21期学术午餐会顺利举行。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讲师陈济冬博士做了题为“地方政府作为与减贫成效”的学术报告。午餐会由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周晔馨副教授主持。
陈济冬博士做学术报告
改革开放四十年的进程中,我国在促进贫困人口增收方面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为探究这些成绩背后的经济学解释,陈济冬博士及其合作者从地方政府作为的角度,通过实证研究探索地方政府的作为程度对农村低收入家庭增收的影响。
陈济冬博士研究团队首先通过一个模拟实验,模拟困难家庭申办低保,向地方政府网站信箱或论坛发送信息,以地方政府在三个月内的回复情况作为政府对民生事务的回应度。实验分为四组,一组为控制组,向政府网站发送的信息为普通的申办低保诉求信息,其余三组为实验组,分别在普通的诉求信息中加入一句话以变换语境,比如“若政府不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则会向上级政府反映”等。为度量地方政府的作为程度,陈济东博士以地方政府在三个月内的回复情况,有回复="1,没有回复=0,作为因变量构建Probit模型,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变量,预测出在不受实验干扰的情况下,各地方地府对民众申办低保诉求的标准回应度,即为地方政府的作为程度。最后,陈济东博士将各地方政府的作为程度与CHIP2013的农村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合并,探究地方政府的作为程度对农村低收入家庭增收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
数据处理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在民生事务中的作为程度显著促进了农村低收入家庭增收。从减贫机制来看:(1)地方政府作为促进农村低收入家庭土地使用效率,地方政府作为指标对低收入家庭闲置土地面积减少的影响十分显著,而人均闲置土地面积减少将显著提高低收入家庭的人均收入;(2)地方政府作为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促进低收入家庭成员在当地非农就业,从而提高低收入家庭的人均收入;(3)地方政府作为通过提升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吸引外出打工人员返乡就业:在不控制GDP的情况下,地方政府作为与此项机制成正向关系,而控制GDP以后,结果不显著,说明地方政府作为主要通过推动经济发展吸引外出打工人员返乡就业。随后,陈济冬博士还进行了两项稳健性检验:(1)考虑低保的作用,在回归中控制“家庭是否有低保”变量,结果仍保持显著,说明低收入家庭收入的增长并非由于低保补贴造成;(2)剔除观测值较少的地区,结果仍然保持显著。
此次午餐会吸引了各院系众多师生参与。参会师生反响热烈,大家对机制间关系、变量的选择与控制、如何激励政府恰当作为等方面展开了深入而具体的讨论,并积极地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与看法。
文 | 王鹏远、赵增煜
校对 | 张秋月、彭玉珏
编辑 | 赵增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