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告】10月23日学术午餐会第17期: 点燃创新:“创新型城市”的专利驱动效应 ——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
发布时间:2018-10-08 浏览量:

(照片来源于网络)

 

主讲人:刘瑞明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教授

主持人:周晔馨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副教授

时间:2018年10月23日(星期二)12:00-13:30

地点:后主楼1710会议室

 

主讲人介绍:

刘瑞明,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教授,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近年来以独立作者和第一作者身份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经济学季刊》、《世界经济》、《中国工业经济》等杂志发表三十余篇文章,担任《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等十余家杂志的匿名审稿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多个项目。曾获得“教育部第七届中国高校科学优秀成果奖”、“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第六届黄达-蒙代尔经济学奖”、 “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首届谭崇台发展经济学奖”、“中国人民大学杰出青年学者”等多项学术荣誉。

 

内容提要:

中国在长达40年的改革开放中虽然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是也面临着经济增长动力转换和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巨大挑战。构建自主创新型国家是应对这一挑战的关键所在,而创新型城市则是中国成为创新型国家的基石。借助于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改革政策,本文利用2003-2015年地级城市的面板数据,首次通过双重差分方法研究了创新型城市建设对于城市专利数量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创新型城市试点改革不仅显著增加了试点城市的专利申请量和授予量,而且,从专利的结构来看,这种专利驱动效应更多地体现在技术含量更高的发明专利方面。这意味着,创新型城市试点改革不仅激发了各个城市的创新热情,而且对于专利结构的优化也有积极影响。上述结论在经过多种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进一步的机制分析表明,创新型城市可以依靠增加创新投入、发挥集聚经济和改善创新环境等机制提升城市专利数量,但是,在目前中国的创新型城市实践过程中,政府高度依赖于增加直接创新投入这一途径,而未能充分发挥集聚经济和改善创新环境的作用。本文的发现不仅为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建设和推广提供了实证支撑,而且为未来创新型城市的政策调整和完善提供了重要启示。

关键词:创新型城市;自主创新;专利驱动效应;双重差分

 

报名方式及注意事项

 1、关注下方创新发展研究院(CIID)公众号,后台留言“午餐会—姓名—院系”,收到后台报名成功回复即为完成报名;取消订餐请在CIID公众号留言“取消—姓名”。报名订餐及取消订餐的截止时间均为10月23日上午9时整。

      2、为了保持午餐会的良好气氛,我们将于会前15分钟开始发放午餐,会前5分钟结束发放。敬请用餐者至少提前5分钟到会,迟到者请会后领取。

      3、为了避免浪费,午餐将严格按照订餐名单发放。

 

(欢迎关注公众号报名)

 

创新发展研究院

返回上级
Copyright © 2017 北京师范大学创新发展研究院 | 地址:北京市新街口外大街19号北京师范大学后主楼17层 | 邮编:100875 | 电话:010-58805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