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3日,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第18期学术午餐会顺利举行。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讲师何石军博士作了题为“清代的婚姻与财礼:基于刑科题本的量化分析”的学术报告。午餐会由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周晔馨副教授主持。
在清代,中国的婚姻不受政府管制,婚姻条款由市场自由决定,产生的婚姻形式也十分多样。其中,财礼是不可或缺的。然而由于数据的缺乏,不同婚姻形式财礼差别的经验研究一直付之阙如。
基于此,何石军、王康和陈志武的研究根据贝克尔对婚姻支付的经济学分析, 从权利使用的收入流和消费流的角度, 提出了两个财礼支付假说:净现值假说和利他假说。为了验证这些假说,何石军等人通读清代73216个刑科题本的“婚姻家庭类”案件,找出其中3119个涉及婚姻交易案件,并从中摘录出新娘价格、婚嫁类型、交易双方特征等交易要素,构造了清代婚姻交易的微观数据,对清代婚姻形式及其财礼决定进行了实证分析。
根据数据统计结果,何石军等人发现在各种婚姻形式中: 童养媳的价格低于娶妻的价格,而由于转移的权力更多,纳妾的价格高于娶妻;同时,由于生产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而生育力会随着年龄增长而下降,新娘的价格会随着年龄呈现出倒U关系;有技能的女性价格高于没有技能女性价格,越漂亮的新娘价格越高,等等。这些经验证据与净现值假说的推断相一致。此外,妻妾买卖和寡妇再嫁的价格高于正常婚姻,而父母兄弟嫁卖女性则价格最低,这与利他假说一致。随后,何石军等人又通过计量分析对以上假说进行了验证,回归结果依然支持财礼支付的假说。
此次午餐会吸引了各院系众多师生参与。参会师生反响热烈, 大家对婚姻支付的形式、决定嫁妆和财礼的因素、数据选择等方面展开了深入而具体的讨论,积极地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与看法。
文 | 王鹏远
校稿 | 彭玉珏